六年級參觀地震博物館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 Posted on 24-09-2016

目標:
透過九二一地震博物館的參觀及地震模擬體驗後,學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這些災害的威脅、成因以及如何防範等。
進行方式:
1.集合:行前叮嚀 2.地震博物館分組參觀 3.導覽人員進行講解 4.用餐、休息
成果描述:
1.學生認識當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情形。 2.藉由九二一地震博物館導覽人員的介紹,學生了解災害對生命及環境的危害 3.參觀博物館後,學生增加防災意識。
實施心得:
1.九二一地震是當年重大事件之一,很多小朋友都不了解,所以我們安排這次活動,利用地震教育當教材,讓孩子體認居安思危的重要。 2.地震博物館座落地震遺址之上,沿斷層而建,學生親眼所以當時地震的威力,聽導覽時會發問更多問題,我們覺得這次地震教育非常成功。
學習者心得:
1.學生A:媽媽常常說九二一地震很恐怖,今天我們有體驗,真的嚇到我了。 2.學生B:每次學校都有防災演習,今天我終於知道防災演練多麼重要了。

五年級生態體驗~飛牛牧場103.10.2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17-10-2014

1.介紹臺灣酪農業的發展與經營,讓學童整合過去經驗,思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維護的關聯性。

2.生態環境教育的介紹。

3.參觀「飛牛牧場」各園區及實作,讓學童培養愛護大自然的觀念。

讓孩子透過牧場體驗的活動,培養知識、情意、技能三者合一的能力,並了解牛、羊、蝴蝶之生活習性與生長,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1.搭配自然領域,介紹苗栗縣通宵鎮飛牛牧場豐富的生態景觀。

2.漫步蝴蝶園,讓學生了解蝴蝶的生態。

3.進行牛媽媽擠ㄋㄟㄋㄟ及餵小牛喝ㄋㄟㄋㄟ的牧場體驗活動。

【心得】

學生A:我們這次有體驗擠ㄋㄟㄋㄟ的活動,但是我們看到牛被擠ㄋㄟㄋㄟ時其實很不舒服,感覺很痛,,這時我聽到有個同學跟老師說:「當畜牲好可憐,看到別學校的小朋友都會用草打牛,都無法反抗…」老師跟我們討論之後,決定不要擠ㄋㄟㄋㄟ。

學生B:今天我看到很多小動物,我和同學覺得很奇怪,明明他們是吃草的,為什麼會臭臭的,這讓我想到師父在禪修課說過吃葷的人身上會有臭味。

學生C:我覺得這一次校外教學很好玩,不只學到很多知識,下午的手搖冰淇淋讓大家都好開心,熱熱的時候吃冰最幸福了。

高林農場、廣興紙寮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4/17

目標:

1.知道中國古代科技技術的 “四大發明“ :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東漢和帝宦官蔡倫以「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蔡侯紙」成為「紙」的發明者。

2.參觀高林農場

3.認識嘉寶果

成果描述:

一、配合統整「綠色大地」主題而設計的戶外教學活動。親身體驗大地之母的美與重要性。

二、配合「種子的旅行」觀察高林農場的花草的種子。

三、透過解說了解紙與樹的關係,再由造紙的過程體驗造紙的辛苦,進而能珍惜字紙與愛護樹木。

實施心得:

嘉寶果又稱「樹葡萄」,但其實和葡萄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與巴樂、蓮霧是親戚因為一顆顆黑黑園園的果實很像葡萄,而且果實就長在樹幹上,所以學生看了驚呼連連。

學習者心得:

游同學:我吃過樹葡萄,但是沒看過長在樹幹上的樹葡萄,今天親眼看見真的讓我很驚訝。

張同學:我親手做的紙,親自設計的手印,媽媽說我很厲害。我要愛惜紙。

中台禪寺與玫瑰山都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3/28

1.「敦親睦鄰—走進社區」,身為家鄉的一份子,除了關心家鄉生活之外,也可以透過生活中的小智慧,進而用具體行動來認識與愛護家鄉。

2.透過社區機構與環境的巡禮,認識鄰近機構,並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3.從自己居住與學習的地方出發,發掘地方的特色,學習繪製社區地圖。

成果描述:

1.配合綜合「打造夢想的家鄉」,透過社區巡禮,認識社區的環境和機構。

 2.配合社會「居住的地方」,實際社區參觀,認識社區環境與機構,進而利用所學繪製社區地圖,讓孩子更加了解地方的特色,進而樂於親近、珍惜和愛護這片寶貴的土地。

實施心得:

1.返校後,與學生共同討論這次校外教學的學習心得,反應熱烈。

2.書寫遊記,引導學生將校外教學的歷程和心得用文字紀錄下來,成果不錯!

學習者心得:

1.中台禪寺就在我們學校隔壁,這次老師很詳細帶我們參觀、解說,下次我就可以大我爸媽來,並介紹給他們認識。

2.玫瑰山都在我們校門口前面,種了很多植物,我們還喝玫瑰花茶、親手做了玫瑰花醬,真的很好玩喔!

桃米生態村草湳溼地生態教學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4/19

目標:

一.茅埔坑濕地公園進行導覽解說(流水域植物及豆娘生態介紹)

 二.草湳溼地介紹三.螢火蟲、青蛙生態觀察

成果描述:

從校外教學活動讓學童培養知識、情意、技能三者合一的能力,並透過生態導覽的活動,讓學童了解蜻蜓、青蛙、螢火蟲之生活習性與生長,感受桃米社區之美,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與社區特色發展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藉著生態導覽,搭配自然領域,跟學生介紹桃米生態村的蜻蜓、蛙、螢火蟲生態景觀,學生反應熱烈,對於導覽人員的解說顯得極高的興趣。

學習者心得:

這次老師帶我們去草湳溼地,對於都市長大的我來說真是一大考驗,但是解說老師很親切,也讓我們實作,我覺得收穫很多,很好玩!

101冬令營-廣興紙寮(5.6年級)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5-03-2013

目標:

透過與紙廠的接觸和學習,對埔里的好山好水有更深刻的感覺,紙廠多設置在埔里,與此地良好水質有密切之關係,藉此可更加深孩埔里地區的認識與喜愛。

成果描述:

1.廣興紙寮為在地產業,除了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紙的製造,更能在任埔里"廣興紙寮"。

2.進行共同的休閒活動,除了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認識,更能擁有健康又歡樂的好時光,讓學生產生認同與信任的情感。

實施心得:

1.廣興紙寮為在地產業,當學生看到造紙活動,進而DIY造紙時,心理的衝擊不小,也藉機讓學生了解傳統產業的面貌。

2.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是廣興紙寮研發"可以吃的紙",也讓學生知道現今社會創意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老師帶我們參觀園區時,看到那些伯伯、阿姨造紙好像很簡單、很好玩,但是等到自己DIY造紙時才發現沒那麼簡單,除了要有耐心,還要細心才能做得漂亮呢!

解說人員講解中 仔細的觀察...

 

手工紙DIY

 

 

 

 

101冬令營台一農場(一~四年級)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 Posted on 05-03-2013

 

 

 

 

 

 

 

 

目標:

1.透過園區的巡禮,認識園區的動、植物,學習愛護自然,與大自然成為好朋友。

2.進行共同的休閒活動,除了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情感,也可以將好威儀、好習慣落實在校外教學當中,如此便能擁有健康又歡樂的好時光 。

 

 

 

成果描述:

配合自然領域、生活領域,藉由此次巡禮認識園區的動、植物,學習愛護自然,進而與大自然成為好朋友。

實施心得:

1.學期中的校外教學均為同年級學生,此次為1-4年級混年級學生,但是因為有共同的休閒活動,反而增加彼此之間的情感。 2.雖然此次活動只有半天,但因為環境優美,加上導覽人員的解說,學生不僅懂得愛護自然,更能與大自然成為好朋友。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我覺得那裡好漂亮唷!所以不可以去破壞它,我都跟同學生不可以踩草地。

學生2-因為老師教導我們要愛護大自然,我希望以後我也能愛惜紙張,才能避免把樹木砍光光。

學生3-我看到1年級小妹妹獨角仙DIY有困難,我幫助她,老師說我好棒!

 

1-6年級校外教學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10-12-2012

2012.11.13【一年級校外教學-玫瑰山都】

目標:

1.園區植物巡禮,除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花花草草,亦讓孩子接受體能的考驗。登到園區的最高點,放眼欣賞埔里遼闊的風光,開展心胸。

2.藉由戶外體驗大自然之美,進而愛護大自然。

成果描述:

一、因為學校的本位課程有「田園課」,故一年級帶學生至學校附近的玫瑰山都進行校外教學。

二、認識玫瑰山都的植物,其中讓學生深入了解玫瑰花的特性,也帶領學生製作玫瑰醬。

三、由一年級小學生親手製作的玫瑰醬享受diy的樂趣,也享受園區提供的玫瑰花午茶美好時光。

四、透過好玩的滑草活動,全班一起互動增進情誼。

實施心得:

1.感謝園區人員的詳細解說,學生們對於製作玫瑰醬印象深刻,家長更是佳評如潮,有老師們會利用玫瑰醬塗抹土司給校內職員吃,當職員們知道是一年級校外教學親手製作的,簡直讚許有嘉!

2.讓學生體驗大自然,進而愛上大自然。

學習者心得:

1.老師帶我們到學校對面的玫瑰山都校外教學,我覺得很好玩,媽媽很喜歡我做的玫瑰醬,我希望下次我們全家可以一起去玫瑰山都玩。 2.原來很多植物都可以做成果醬或花茶,我要好好愛護自然,不可以破壞它!

2012.11.9【2年級校外教學-宏碁養蜂場、豐年養菇場】

目標:

配合國語第二單元「社區好鄰居」安排至「宏碁養蜂場、豐年養菇場」參訪。藉由解說人員的介紹來認識這兩個地區的環境與特色;再透過體驗活動了解社區其他生命與植物的成長過程,進而能尊重生命、珍惜食物及愛護社區與自然的資源。

成果描述:

利用參訪「宏碁養蜂場、豐年養菇場」的經驗,書寫一篇「社區的故事」。

實施心得:

除了認識蜜蜂的生命週期以及種類外,透過體驗活動了解蜜蜂的重要,進而能尊重生命、珍惜食物與自然的資源。

學習者心得:

1.原本對密封隧道很害怕,但是聽過解說就比較沒那麼怕了。

2.豐年養菇廠好多菇菇唷!這次我們每人也帶了一包"白雪菇"太空包回來種,真期待!

2012.11.22【三年級校外教學-彰化溪湖糖廠、巫家捏麵館】

目標:

1.「台灣好風情」,讓學生認識各城鎮都有不同的特色,並藉由溪湖糖廠的參觀認識台灣傳統產業的變遷。

2.每位學生準備5個10元銅板,體驗選購商品和領取統一發票的消費行為活動。

3.認識具有中華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捏麵藝術」。

成果描述:

配合自然第一單元「認識植物」,實際了解植物的功用,本次將認識到製糖的1.甘蔗、捏麵藝術需要使用到麵粉,植物不但可以供人食用、加工、還和藝術有所結合。

2.配合國語第二單元「台灣好風情」,介紹各城鎮發展農業的生活智慧,認識台灣傳統產業的變遷。

實施心得:

1.與學生共同討論這次校外教學的學習心得,並書寫學習單。

2.書寫遊記,引導學生將校外教學的歷程和心得用文字紀錄下來。

3.從遊記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收穫良多,希望從中讓學生認識台灣的傳統產業及傳統技藝。

學習者心得:

采潔:我們看了許多製作過程,原來經過很多人的手,才完成許許多多的糖,我在看的過程中,體驗到他們在熱烘烘的工廠裡辛苦的工作,真是太厲害了!

2012.11.12【四年級校外教學-鹿港、玻璃博物館】

目標:

藉著造訪鹿港有名文武廟、文開書院、天后宮,探討鹿港的傳統生活與現代生活的不同風貌、了解早期台灣居民生活方式及建築特色,並參觀台灣玻璃館了解現今產業的轉型發展。

*於社會課介紹早期台灣居民生活方式及建築、老街特色、產業轉型。

*利用綜合課程以簡報方式介紹鹿港,詳細內容於附件~~鹿港遊蹤。

成果描述:

※社會課(搭配第二單元家鄉巡禮):

1.學生心得分享。

 2.播放拍攝照片,一一回顧所見所聞。

※綜合課:

1.全班討論,完成校外教學學習單。

2.遊記寫作引導教學。

實施心得:

每壹年學校的四年級都會安排鹿港校外教學,每次的導覽都讓學校回味無窮,鹿港不只搭配到國語課及社會課,今年更增加學生參觀「玻璃博物館」,館內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參觀者能與玻璃有「零距離的另類接觸」,突破玻璃業傳統的刻板印象,讓人耳目一新。

學習者心得:

1.以前有跟家人去過鹿港,但是只是逛逛而已,這次有導覽解說讓我更了解鹿港。

2.玻璃博物館介紹玻璃傳統產業,但是卻不傳統,反而像老師講的:~耳目一新!太特別了。

2012.11.15【五年級校外教學-飛牛牧場】

目標:

1.介紹臺灣酪農業的發展與經營,讓學童整合過去經驗,思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維護的關聯性。

 2.生態環境教育的介紹。

 3.參觀「飛牛牧場」各園區及實作,讓學童培養愛護大自然的觀念。

成果描述:

活動後延伸教學:統整各領域的教學活動,並於活動後進行延伸教學:

 1.學生分組討論心得分享。

2.播放拍攝照片,回顧所見所聞。

實施心得:

1.飛牛牧場網頁上有環境教育課程設計http://www.flyingcow.com.tw/ 讓我們在校外教學前的行前說明能更清楚讓學生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 2.飛牛環境教育宗旨為:讓參與者享受自然、健康、歡樂的綠色遊學假期,以寓教於樂的理念,研發具牧場特色的體驗活動及解說課程,建構兼具認知、情意、技能的戶外環境教育場域。引導人們重新找回與大自然的連結。 3.場區位學生介紹了許多牛羊、學生也看到了許多牛羊,相信今天的體驗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習者心得:

雖然牛羊有一點臭,但是他們很可愛。我也發現有些羊不吃丟在地上的草,也不吃別隻羊吃過的草,有些很貪吃、很霸道、有些很害羞、永遠搶不到草吃…跟人一樣都有不同的個性,真好玩!

2012.11.15【六年級校外教學-溪頭】

目標:

1、了解秋天時森林的季節性變化並欣賞森林的美景。(國語、自然)

2、能培養對自然環境的愛好及興趣。(綜合)

3、配合主題統整「站在巨人的肩上」之次主題「智慧之光」,欣賞、了解溪頭當地的地理、文化背景,並藉由參觀松林町的建築,進而增加對社會文化的認識、參與及體驗異國文化風情。(社會、綜合)

4、能從溪頭園區中的動植物認識,了解當地的自然生態。(自然)

5、能從戶外活動中獲得身心的健康成長與互助合作。(綜合、健體)

成果描述:

統整各領域的教學活動,設計相關學習單,並於活動後進行延伸教學

一、自然:【溪頭植物大觀園】

二、語文:【拼拼湊湊回憶好】

三、綜合:利用綜合課時間,進行校外教學的心得分享。

實施心得:

1.當天置身於神木區,學生感覺自己的渺小,正好利用機會選導大自然的重要,及環境保護的重要。

 2.各班因為腳程不同,六個班當中有三個班參觀了『妖怪村』,雖然有些學生會覺得遺憾,但也因為停車不方便,剛好疏散眾多學生,盼下次有更好的行程規劃。

學習者心得:

1.坐了很久的車終於到了溪頭,這是台灣大學的實驗林,我在這裡看到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溪頭像是活的自然教室,木本植物就有 300 種、草本植物更有 1,300 種。園區內很多杉樹,古木參天,綠意盎然。

2.我在這裡看的了傳說中的『大學池』,老師說彎曲的竹橋是以前許多青年定情之地,越看越覺得浪漫。

100-2校外教學紀錄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4-08-2012

一年級–九族文化村

一年級九族文化村學習手冊

 

二年級–車埕.水里.集集

二年級校外教學學習手冊

 

三年級–惠蓀林場

 

 

四年級–泰雅渡假村

 泰雅渡假村學習單

 

五年級–桃米坑賞螢

 

六年級–科博館

 

 

 

 

100-1校外教學紀錄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4-08-2012

一年級

100上年級玫瑰山都校外教學

 

 

二年級

二年級校外教學學習手冊

社區探索活動分享單

 

三年級

100上三年級校外教學學習單

 三上校外教學學習手冊

 

四年級

100上鹿港校外教學學習單

 

五年級

 100上五年級校外教學學習單

 

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