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 Posted on 24-09-2016
目標:
透過九二一地震博物館的參觀及地震模擬體驗後,學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這些災害的威脅、成因以及如何防範等。
進行方式:
1.集合:行前叮嚀 2.地震博物館分組參觀 3.導覽人員進行講解 4.用餐、休息
成果描述:
1.學生認識當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情形。 2.藉由九二一地震博物館導覽人員的介紹,學生了解災害對生命及環境的危害 3.參觀博物館後,學生增加防災意識。
實施心得:
1.九二一地震是當年重大事件之一,很多小朋友都不了解,所以我們安排這次活動,利用地震教育當教材,讓孩子體認居安思危的重要。 2.地震博物館座落地震遺址之上,沿斷層而建,學生親眼所以當時地震的威力,聽導覽時會發問更多問題,我們覺得這次地震教育非常成功。
學習者心得:
1.學生A:媽媽常常說九二一地震很恐怖,今天我們有體驗,真的嚇到我了。 2.學生B:每次學校都有防災演習,今天我終於知道防災演練多麼重要了。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1)生活實踐, 1.環境資訊公告 | Posted on 29-04-2016
校園蔬食風專題(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7日電)
蔬食救地球風潮,台灣沒置身事外,校園吹起蔬食風。教育部最新調查顯示,全台縣市政府所轄高中、國中和國小,約有86%學校營養午餐響應蔬食。
教育部10月中旬的縣市調查顯示,全台縣市政府所轄高中、國中和國小總共3517所,其中每週實施蔬食的學校有2328 所,2週1次或每月1次蔬食有676所,有46校每週有2次蔬食,有3校每週蔬食3次以上。
推動蔬食不遺餘力的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地球暖化是人類的生存危機之一,人類對肉品過度依賴的結果,造成越來越多人健康惡化。
林聰明表示,一般人以為蔬食蛋白質、鐵和鈣等較少,其實是錯誤觀念,豆皮蛋白質含量遠高於蝦,紫菜鐵含量是豬肝的9倍多,黑芝麻含鈣量是羊奶的10倍。
雲林縣是全台推動蔬食最快、最徹底的縣市,從98學年度上學期開始推動校園「蔬食午餐」,供應頻率有每週1天、每週2天、每月1天、每月2天、每月初一及十五等,由各校自行決定。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若在20年前推動蔬食政策,一定不會成功,但現在學生偏食、吃很多零食,家長逐漸體會到要給小孩最好的飲食教導,雲林縣98學年度開始推動每週至少1次蔬食,獲得不錯迴響。
邱孝文說,縣政府並沒有任何的獎勵補助,而是向教師與主任宣導蔬食概念,各校彼此間「感染」,越來越有效果,家長支持度也超過預期。
今年2月,教育部的調查顯示,有34%、1201所學校響應蔬食;5月教育部發函鼓勵學校推動蔬食後,10月中旬的調查顯示,有86%的學校響應,從數量上來看,台灣校園更「綠」了。
實施期間:104.9.17~104.9.19
目標:
一、依行政院於「國家防災日」推動「全國學生地震演習」,以「抗震保安,感動123」為主軸,辦理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二、針對地震避難掩護演練項目進行說明,並藉模擬災害防救預演,教導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正確保護自己,做好準備,減低災損,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成果描述:
1.學生對於疏散路線能確實掌握。
2.就地避難原則為保護頭部及身體,避難的地點優先順序:(1)桌子下(2)柱子旁 (3)水泥牆壁邊。
3.提醒學生遵守不語、不跑、不推三不原則:喧嘩、跑步,易引起慌亂、推擠,或造成意外,災時需冷靜應變,才能有效疏散。
實施心得:
【A主任】因為本校為住宿學校,故會再辦理一次「夜間防震演練」:日期104.11.7,依照男女宿舍設定逃生不同疏散路線,如此日夜間均預演防震演練,安全更多一分保障。
【B主任】夜間有兩個時間會有部分學生在音樂中心練習、上課,104.11.7配合夜間宿舍疏散,也在音樂中心進行防震演習。
【C老師】學校本學期進行了4次的防震演習,讓我們對行政人員相當佩服,也讓全校師生有更多的人身保障。
學習者心得:
【一年級學生】以前我們幼稚園也有防震演習,這一次我覺得學校好大,要走好遠喔!
【四年級學生】學校讓我們練習了好多次,我們疏散到指定地點也越來越快速。
【五年級學生】這學期不只白天有防震演習,晚上宿舍也有防震演習,我們隔壁班同學在音樂中心聯勤竟然也在防震演習,我覺得學校好用心喔!


1.利用活動引導學生「水資源」的重要性。
2.水資源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推動台灣水資源永續發展。
【活動流程】
1.「污染容易,恢復難」:滴一滴墨水入開水,表示每人丟一件垃圾或製造一個污染。問學生是否可飲用或願意飲用→都說不願意。滴十滴,表示只佔那杯水量的千分之一,但污染現象卻明顯。對學生問,滴十滴墨水只需五秒,但恢復原本乾淨的水要如何做?需要幾秒?請學生思考和比較污染和恢復的速度。
2.「破鏡難圓」:發給圖片,請學生照後面的格線剪開,並拼回原圖。把原圖和拼圖放在一起比較,討論剪開時間和恢復時間的比較,以及為什麼被破壞的環境難復育。
3.「共享水資源」:合作取水,想要滿足大家的需求,就需團隊合作。約三個人一組拉繩子取水。
4.圖片引導「大自然怎麼了」。
5.利用「一封來自2070年的信」跟學生討論水資源的重要。.



【成果描述】
1.在『污染容易,恢復難』中,老師先喝一口水,表示這是乾淨的飲用水,再倒入墨水,水染色現象明顯可見,再問有沒有人願意喝一口。學生印象深刻,瞭解到每個人雖然只丟一件垃圾或一點污染,就會影響到全部的環境。
2.『破鏡難圓』一年級和六年級平均一班會有兩組未完成拼圖(因為課程時間無法繼續等待),討論後學生發現復原速度有時真的會很緩慢。再者,也發現再怎麼用心拼回原狀,似乎也沒有原圖漂亮。
3.『共享水資源』活動中常見繩子拉杯子會歪、繩子會掉、有人不合作、有組裝水的量杯被踢倒等等,體會到取水不易,所以要團隊合作和溝通的重要。
4.簡報:看到破壞前、後的環境照片,以及『一封來自2070年的信』影片,一年級都會一直問影片是不是真的,可見他們心裡很有感受。
實施心得:
1.『破鏡難圓』和『共享水資源』兩個活動都很適合小學生,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需要較長的時間。
2.老師們試過先講簡報再做活動和先做活動再講簡報,學生反應都不錯。
3.水資源教育課程很適合學生體驗,可以根據個人的教學習慣和學生年齡來做適當的教學對話,也可以做適當的改編。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們應該好好保護水源,否則就沒有乾淨的水喝了。
學生B:只有大家發揮公德心,大地才會有乾淨的水可以利用。
學生C:愛護水資源要從我們開始做起。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1)生活實踐,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17-10-2015


目標:
藉「熄燈一小時」體驗活動帶領學生電源管理,希望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響應愛護地球的意識。
進行方式:
1.於工作會報跟老師宣導此活動,並了解「422世界地球日」的意義。 2.升旗時間,向學生說明此活動的目的,並宣導節約能源、愛護地球的關聯性。 3.午餐時,總導護老師在餐廳簡單說明後,宣布開始「熄燈一小時」,學務處也利用廣播系統提醒各處室、教室熄燈一小時。 (備註)12:00-13:30正好是全校用餐及午休時間。


成果描述:
一、環保節能宣導和推動–(節流就是開源) (1)不使用的電力,請隨手關燈。 (2)長時間不用的電器,請拔掉插頭,減少耗電。 二、積少成多~~即可減緩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影響。
實施心得:
【老師A】12:30-13:30熄燈一小時,對學生來說,似乎沒有甚麼感覺,因為他們正在用餐(本校是全校集合在餐廳用餐,非在班級用餐),但是回到教室進行潔牙時似乎開始有些不便,午休也正好需要關燈休息,下午利用一些時間跟學生討論此活動,學生反應熱烈,原來關燈一小時可以為地球做那麼多事,還說要多辦幾次。 【老師B】謝謝學校宣布中午熄燈一小時!難得午休睡得又香又甜,不用提早起來!泡杯濾掛咖啡,心滿意足ING。
學習者心得:
林同學:今天中午吃飯到一半,老師說要關燈,剛開始很暗,後來發現餐廳有採光罩,光都從那裏來,很亮,就像燈一樣亮。 游同學:今天升旗時,老師說要熄燈一小時,中午吃完飯回教室途中經過很多辦公室也都熄燈,很開心我們能為地球盡一份力。 張同學:雖然吃飯時有一點暗,但是不影響吃飯,如果這樣可以為地球盡力,我們可以多辦幾次嗎?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1)生活實踐,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4-2015

小朋友的生態樂園


一、帶領孩子去感受環境、生活,學習感恩、知福,進而建立光明、正向的價值觀,讓生活充滿光明、關懷和行動力。
二、藉由尋找春天,認識校園的動植物,以感受美麗的春天,及時掌握種下心中光明種子的時機,保持春天的心去感恩一切,關懷周邊一切。
三、認識黃花風鈴木,感受春天來了。


今年寒假,學校舉辦親子營、數理科學營,家長學生反應熱烈,雖然只有兩天,但是活動包羅萬象:
親子營:認識您真好、明倫堂國學課程、我的大自然朋友們、智高創意高手、田園區體驗活動
數理科學營:認識您真好、生態探索課程、星象課程、攤位探索課程、田園區體驗活動




以下就『田園區體驗』做介紹:
目標:
1.認識普台田園課(田園教學區)
2.認識上學期學生栽種的植物。
3.採收蘿蔔。 4.萵苣播種。
進行方式:
1.地瓜葉介紹:地瓜葉的養分稱霸蔬果界。
2.皇宮菜採收技巧:不要連根拔起,只要採收嫩莖與葉子即可。
3.採收玉米、白蘿蔔。
4.認識十字花科植物、及校園果樹(香蕉、番石榴)
5.萵苣播種。




成果描述:
1.透過介紹地瓜葉,讓學生認識地瓜全身都是寶。
2.認識皇宮菜、白蘿蔔、玉米、萵苣。 3.認識普台校園的果樹。
實施心得:
1.設計此活動讓學生與家長親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
2.上學期才藝田園課的同學採收完,暫停整地,時間上正好讓參加活動者繼續採收,最後再請參與者進行回饋活動:萵苣播種。
綠色夥伴學校委員回應:
看見學校有田園教學區,孩子恣意在田中悠游,並與土地共學,協同家長共同體驗,相信大家都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