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1)生活實踐,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16-08-2013
電器沒用時,究竟要不要拔插頭?
如果府上的床頭音響、電視機、電風扇沒在使用時,你會順手把插頭拔掉嗎?把插頭拔掉後,每年真的可以省下「可觀」的電費嗎?
最近發現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關於「電器不用時要不要拔插頭」這個問題,各位可以參考以下:
文章重點:家中一般常用電器的待機電量總在不知不覺中流失,音響、錄影機、熱水器、冷氣機 待機耗電量最大。據台電統計,以五口成員的小家庭為例, 夏月因電器待機所多繳的電費約為一千零六十九元, 一整年下來的浪費金額更可達兩千七百五十四元。
文章重點:教育部要求部內和學校不用電腦就拔掉插頭,以節約用電。把電器的插頭拔掉到底能不能省電、有沒有必要呢?專家指出,大部分電器沒有啟動時都不會耗電,部分有具遙控功能的電器,因為處於待機的狀態,會消耗極少的電量,也只要關掉電源開關即可。
拔插頭?不拔插頭?搞得我好亂
各位是不是有種看得霧煞煞的感覺呀?只是個簡單的拔插頭動作,但兩造說法可大不相同呢!其實沒那麼複雜啦,各位只要看一下底下的分析就清楚了。
能遙控的待機才會耗電
首先要釐清的是,家電沒有運轉時是否會耗電。要進行判斷其實很簡單,像是電視機、錄放影機、DVD播放機、冷氣機、床頭音響這類具有遙控功能的電器,在沒有運轉時仍保持在待機狀態(有燈號顯示、液晶文字顯示),如此當然需要低電流維持運作,所以會耗損些微電力。但如果一段時間不使用的話,其實也沒必要拔插頭,只要關閉主電源開關(讓燈號或文字不顯示),就不會損耗待機電力了。
像是電風扇、吹風機、檯燈、烤箱等這類無須待機電源的電器,在不運轉的情況下並不會耗損電力,所以也沒有必要去拔插頭。
而專家不建議頻繁拔插頭的另一意見是,長期不插插頭的插座,容易因灰塵太多造成短路,另外經常拔插的話,久了也會讓插座內的簧片鬆動,有時接觸不良會冒火花,反而更不安全呢!
不辭辛勞也能省小錢
根據消基會的報告顯示,一般家庭中大約會有接近20台的電器隨時都插在電源上。除了不能斷電的電冰箱外,還包括了冷氣、洗衣機、電風扇、電視機、DVD播放機、烘碗機、排油煙機、音響、微波爐、熱水瓶及電腦暨週邊設備等,以6個典型的小家庭統計得知,主要電器待機耗電量約為30瓦左右,1個月下來,光是因待機而付的電費,最高可能須支出約70元,1年大概需支付840元左右。
所以各位請記得,盡可能關閉府上電器的待機電源,但不是每種電器都需要硬拔插頭喔!
冷氣機是季節性使用家電,除非同時含有暖氣功能,否則,一旦過了夏天,就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會用到,上面溫度感測器在待機時依然會耗電,因此也是可以拔插頭來省電的主要家電之一。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4/17
目標:
1.知道中國古代科技技術的 “四大發明“ :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東漢和帝宦官蔡倫以「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蔡侯紙」成為「紙」的發明者。
2.參觀高林農場
3.認識嘉寶果
成果描述:
一、配合統整「綠色大地」主題而設計的戶外教學活動。親身體驗大地之母的美與重要性。
二、配合「種子的旅行」觀察高林農場的花草的種子。
三、透過解說了解紙與樹的關係,再由造紙的過程體驗造紙的辛苦,進而能珍惜字紙與愛護樹木。
實施心得:
嘉寶果又稱「樹葡萄」,但其實和葡萄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與巴樂、蓮霧是親戚因為一顆顆黑黑園園的果實很像葡萄,而且果實就長在樹幹上,所以學生看了驚呼連連。
學習者心得:
游同學:我吃過樹葡萄,但是沒看過長在樹幹上的樹葡萄,今天親眼看見真的讓我很驚訝。
張同學:我親手做的紙,親自設計的手印,媽媽說我很厲害。我要愛惜紙。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3/28
1.「敦親睦鄰—走進社區」,身為家鄉的一份子,除了關心家鄉生活之外,也可以透過生活中的小智慧,進而用具體行動來認識與愛護家鄉。
2.透過社區機構與環境的巡禮,認識鄰近機構,並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3.從自己居住與學習的地方出發,發掘地方的特色,學習繪製社區地圖。
成果描述:
1.配合綜合「打造夢想的家鄉」,透過社區巡禮,認識社區的環境和機構。
2.配合社會「居住的地方」,實際社區參觀,認識社區環境與機構,進而利用所學繪製社區地圖,讓孩子更加了解地方的特色,進而樂於親近、珍惜和愛護這片寶貴的土地。
實施心得:
1.返校後,與學生共同討論這次校外教學的學習心得,反應熱烈。
2.書寫遊記,引導學生將校外教學的歷程和心得用文字紀錄下來,成果不錯!
學習者心得:
1.中台禪寺就在我們學校隔壁,這次老師很詳細帶我們參觀、解說,下次我就可以大我爸媽來,並介紹給他們認識。
2.玫瑰山都在我們校門口前面,種了很多植物,我們還喝玫瑰花茶、親手做了玫瑰花醬,真的很好玩喔!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9-07-2013
2013/4/19
目標:
一.茅埔坑濕地公園進行導覽解說(流水域植物及豆娘生態介紹)
二.草湳溼地介紹三.螢火蟲、青蛙生態觀察
成果描述:
從校外教學活動讓學童培養知識、情意、技能三者合一的能力,並透過生態導覽的活動,讓學童了解蜻蜓、青蛙、螢火蟲之生活習性與生長,感受桃米社區之美,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與社區特色發展的重要性。
實施心得:
藉著生態導覽,搭配自然領域,跟學生介紹桃米生態村的蜻蜓、蛙、螢火蟲生態景觀,學生反應熱烈,對於導覽人員的解說顯得極高的興趣。
學習者心得:
這次老師帶我們去草湳溼地,對於都市長大的我來說真是一大考驗,但是解說老師很親切,也讓我們實作,我覺得收穫很多,很好玩!
Posted by environment | Posted in (2)校外教學, 1.環境資訊公告, 5.普台環教推動分享 | Posted on 05-03-2013
目標:
透過與紙廠的接觸和學習,對埔里的好山好水有更深刻的感覺,紙廠多設置在埔里,與此地良好水質有密切之關係,藉此可更加深孩埔里地區的認識與喜愛。
成果描述:
1.廣興紙寮為在地產業,除了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紙的製造,更能在任埔里"廣興紙寮"。
2.進行共同的休閒活動,除了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認識,更能擁有健康又歡樂的好時光,讓學生產生認同與信任的情感。
實施心得:
1.廣興紙寮為在地產業,當學生看到造紙活動,進而DIY造紙時,心理的衝擊不小,也藉機讓學生了解傳統產業的面貌。
2.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是廣興紙寮研發"可以吃的紙",也讓學生知道現今社會創意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老師帶我們參觀園區時,看到那些伯伯、阿姨造紙好像很簡單、很好玩,但是等到自己DIY造紙時才發現沒那麼簡單,除了要有耐心,還要細心才能做得漂亮呢!